鹿港城隍廟忠祐侯城隍爺聖誕千秋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關懷弱勢推廣文化藝術

廟方舉行城隍爺聖誕祝壽大典,莊嚴隆重。〈鄭武郎攝〉
鹿港城隍廟忠祐侯城隍爺聖誕千秋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關懷弱勢推廣文化藝術
【記者李福生報導】農曆五月二十八日是鹿港城隍廟忠祐侯城隍爺聖誕千秋的日子,廟方準備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在農曆五月二十八日子時,施永傳主委率全體委員監事,向忠祐侯城隍爺祭拜,恭祝聖誕千秋,二十八日早上有來自全省各地友廟與全國城隍聯誼會近五百人,向城隍廟忠祐侯城隍爺祝壽,晚上有圓滿平安餐會,讓信眾共浴神,在農曆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安排城隍廟誦經團進行誦經祝壽禮讚,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闔家平安。
根據廟方資料,台灣在清代的二十六座城隍廟中,由民間倡建並分香由泉州晉江石獅城隍者,除台南忠澤堂外,當以鹿港鰲亭宮最具代表性。傳說中,早在清乾隆年間,泉州石獅移民就已將家鄉城隍爺分身奉請來鹿港,並常常靈驗為信眾排解不少疑難,尤其是協助商家偵破竊案,更為信徒稱奇而 崇敬有加,甚至也因此衍生鹿港城隍廟創建於乾隆十九年的說法。不過,以廟中現存文物及史籍文獻顯示,一般咸認清道光十九年才是正確建廟時間,或說此時的城隍廟格局已具規模。道光二十八年彰鹿地區發生大地震,城隍廟毀損嚴重,時任董事何海泉、蔡萬辦、蔡仕蘭等人發起勸募重修事宜,當年全鹿港各船戶郊商、仕紳,連遠在台南的官署都響應捐輸,終在道光三十年落成安座。重修後的城隍廟格局更加完備,成門開三間為三進式的廟宇,具前埕、前殿、拜亭、正殿、中庭、後殿的配置,加上其位置正在鹿港商業中心的五福街起點,廟埕前且是港區勞動人口聚集消費所在,早成北鹿港相當熱鬧的活動據點。
鹿港城隍廟主委施永傳表示,長期以來,廟方從事社會公益,「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幫助社會上的弱勢家庭,讓這些弱勢家庭學生能夠克服經濟的壓力,快樂的來認真讀書,另外,舉辦中國編結班與戲曲表演推廣文化藝術與義賣水餃幫助弱勢。同時,將城隍爺的聖心功德迴向給社會,捐贈資源回收車給鹿港鎮公所與福興鄉公所,將城隍爺的愛心散佈到大鹿港地區。
鹿港城隍廟主委施永傳也表示,逢本廟忠祐侯城隍尊神聖誕千秋日,特舉辦祈安植福祝壽法會,感謝眾多信眾參與盛會,共襄盛舉,而在各方的祝福下,本廟忠祐侯城隍爺的祈安植福祝壽法會終於圓滿完成。施永傳感謝各方信眾、友廟贈送盆栽、花柱、禮盒、水果、油香捐獻或親臨祝壽等等,倍增法會隆盛,也感謝義工與信眾多日的辛勞,他祝福大家萬事如意、闔第平安。
主委施永傳、與會貴賓共同切蛋糕,恭祝城隍爺聖誕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