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瀛詩社」「南管樓閣」邂逅南管與吟詩交流 詩意薰情南管雅韻激盪出美麗的火花

▲林東霖吟詩、施瑞樓南管吟唱,活動更顯趣味。
「登瀛詩社」「南管樓閣」邂逅南管與吟詩交流
詩意薰情南管雅韻激盪出美麗的火花
【記者李福生報導】五月十九日是第十八屆桂花巷藝術村駐村藝術家施瑞樓博士成立「南管樓閣」,正式入厝後滿兩個月的日子,當日鹿港「南管樓閣」與草屯「登瀛詩社」在傾盆大雨中,於「南管樓閣」完成了一場美好的「邂逅南管與吟詩交流」活動。
鹿港土生土長的施瑞樓博士,四十六年前(一九七七年)南管音樂師承鹿港聚英社林清河、施魯、曾吉等南管名師;四十三年前(一九八一年)詩詞吟唱師承鹿港文開詩社的許志呈和施文炳兩位鹿港名詩人,吟調人稱「鹿港調」。施瑞樓是台灣民間藝人,首位以研究「南管」獲得成功大學台文所的文學博士學位,現在在桂花巷藝術村三十三號工作室傳藝,文化交流也是工作室的重要活動之一。
草屯登瀛詩社成立於民國九十九年(二O一O年)五月十六日,附屬於登瀛書院。現任社長林東霖(忘齋先生),著有《倚南詩稿》,積極推動古典詩「隨寫隨吟」的念想。
草屯登瀛詩社諸子吟詩,以黃冠雲中醫師所吟「埔里調」為主,旁及「天籟調、吟詩調」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埔里調」係由鹿港名儒施梅樵於日治昭和四年(西元一九三O年)應埔里櫻社之邀請,至埔里傳授斯文,並將吟詩傳予王梓聖,再傳黃冠雲,再傳林東霖。有此因緣,草屯登瀛詩社應施瑞樓博士之邀,於鹿港桂花巷藝術村隨吟「埔里調」,堪稱美事一樁。
草屯登瀛詩在林東霖社長的帶領下,中午一行人於傾盆大雨中踐約而來,首先施瑞樓博士開場介紹何謂南管、示範南管的諸項打擊樂器(下四管),給予貴賓們現場體驗後,再以「四塊」示範吟唱施讓甫的詩作〈媽祖〉,雙方吟唱交流,於施瑞樓博士彈唱承襲許志呈吟調,李白〈將進酒〉後,在一片安可聲中,結束此行交流活動。
會後大家享用由「阿振肉包」掌門人鄭永豐因支持文化活動,贊助本次活動的肉包、芝麻包,施瑞樓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詠鹿港阿振包子〉:「顏如白雪卻烏心,原是芝麻香氣臨。藝企共持傳火種,桂花巷裡振南音。」並隨寫隨吟的感觸分享,之後登瀛詩社王朝献也回應寫了一首〈于鹿港桂花巷中欣賞施瑞樓博士表演南管感懷〉:「小按宮商繞指柔,琵琶弦上撥輕愁。今人誰識詩中意,南管清音施瑞樓。」真是一場美好的邂逅!
「南管樓閣」施瑞樓表示,我們按照平仄譜的規律所吟的曲調人稱「文人調」,吟詩很有趣,也很日常,歡迎大家來吟詩、共同唱南管!
▲「阿振肉包」支持文化活動,贊助活動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