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一再重演的反焚化爐抗爭

歷史一再重演的反焚化爐抗爭

工業局規畫採BOT案,在彰濱工業區鹿港區興建處理全台事業廢棄物焚化爐,環評過關後,得標廠商晶鼎公司近期舉辦動工前地方說明會,引發福興、鹿港等鄰近鄉鎮抗爭。證諸過往線西區焚化爐興建過程,歷史何其相似,只是最大「苦主」換成福興鄉。

為維護福興鄉的酪農業、水產養殖產業,以及地方鄉親健康,彰化縣環保聯盟結合福興鄉酪農、水產養殖業者等,到場抗爭。福興鄉長蔣煙燈、代表、村長們等,與鹿港區縣議員等前往聲援,群情激憤,反對彰濱鹿港區再興建廢棄物焚化爐,要求工業局撤銷焚化爐建案。

福興鄉的酪農牛乳產量,佔全台第一,蚵仔、文蛤等水產漁業養殖等全台聞名,是重要的地方經濟。晶鼎彰濱焚化爐如果設置,福興鄉酪農區位於下風帶約三公里,焚化爐產生的懸浮微粒、戴奧辛落塵等有毒物質,將造成福寶酪農區及沿海水產養殖的汙染災難,因此福興鄉堅決反對晶鼎在彰濱新建焚化爐。

福興鄉揭竿而起反晶鼎焚化爐興建,如果回顧約二十年前,工業局規劃中區事業廢棄物焚化爐在彰濱工業區線西區興建,鹿港自認受污染的危害最大,提高分貝要求四成的回饋金,並強烈批判當時的縣長翁金珠,和線西、伸港兩鄉「關起門來分贓」,揚言發動第二次「鹿港反杜邦」運動。

中區事業廢棄物處理中心興建,為了地方回饋金分配,當時的縣長翁金珠出面協調,為平息所在地線西、伸港兩鄉的抗爭,線西、伸港取得回饋金八成,縣府兩成也都將用於該兩鄉。下風帶鹿港認為建廠運轉後受害最深,卻因環保署的法規,焚化廠回饋金只補助所在地的鄉鎮,鹿港只有受害的分,這絕對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

中區焚化爐興建「暗渡陳倉」,工程中被發現才和地方展開協調,受害鄉鎮要求焚化爐回饋金,是不得已的下策。如今,晶鼎焚化爐規劃在彰濱鹿港區設廠,環評通過後,正在動工前的地方說明會,可說早已備料「箭在弦上」,同樣位於下風帶的福興鄉,成為最大苦主。歷史何其相似,一再重演,讓人扼腕。

為阻擋晶鼎焚化爐興建,地方各界與福興鄉酪農業者組成反晶鼎焚化爐自救會,並串聯彰化縣環保聯盟、彰化縣公害防治協會、彰化縣醫療聯盟、台灣健康行動聯盟等,發起反焚化爐連署,計畫性進行抗爭。這把福興、鹿港憤怒的野火逐漸燎原,小蝦米對抗大鯨魚,需要廣泛群組大團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