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用水避免水資源的浪費

◎鎮長園地
珍惜用水避免水資源的浪費
「春分無雨劃耕田、春分有雨是豐年」,週二(二十一日)是傳統廿四節氣的春分,然古人傳承的智慧對照目前的氣候現況,今年很有可能會出現水資源的短缺。
台灣因地狹人稠、山坡陡峭、雨勢集中且急促,再加上降雨量所在地域及季節分布上的不平均,以及河川短、流速快等因素,使得大部分的雨水迅速流入海洋無法有效使用,本屬易缺水國家。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已近四年無颱風登陸,且過去三個月降雨不均,大多數的降雨以東北季風迎風面地區為主,冬天原本就屬於枯水期的中南部地區,降雨量甚至不及氣候平均值的四成,雖然預估今年三月至四月有明顯春雨,但是降雨量相當有限,整年的水資源是否充足,將成為台灣民眾面臨的一大問題。
開源與節流同樣重要,日常生活中其實有許多方法,可以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例如:RO濾水器排出的廢水或是洗菜、洗米水,可以留著澆花;洗車時用水桶盛水擦拭代替接水管沖洗;洗澡時用淋浴取代盆浴;調小生活用水的水龍頭出水量等等,每人每天省一點,調整生活習慣節約用水,相信對於水資源的短缺,能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另外,如果是庭園植栽的灌溉,若用水過度,相對地所需噴灑的肥料也愈多;若能適度灌溉,不僅省水亦可減少肥料滲入地下,影響地下水質,因此透過日常生活中,調整使用行為模式,對水資源會有很大的幫助。更進一步的意義,節約用水不僅是因應缺水的問題,更是保護環境的一種措施;因為多蓋一座水庫就會需要再破壞更多的生態環境,因此節約用水可以減少新水庫的開發、保護環境,為下一代保有更多的自然生態。
台灣是海島型的國家,政府應可效法以色列政府「綠能海水淡化廠」,評估合宜的地區縣市投資設置,因應極端氣候變化下,水資源短缺的風險;另外對於高度需求工業用水的節流獎勵,也可研擬配套措施,多管齊下來達到長期的穩定供水,俾利環保節能的永續發展。
在享有現代化開發過程下的便利與舒適,我們也共同面臨了大自然生態反噬的課題,因果世界裡不變的定律,讓我們必須覺醒並沉思著,如何善待我們的地球、善待我們的環境,保持著謙卑的心,以大自然為師,減少損耗地球的寶貴資源,回歸淳樸生活,減輕自然生態的負擔,就能減少反撲的力道,當然更可以造福我們下一代,與環境和平共處的機會。〈鹿港鎮公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