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祭文昌帝君傳承文昌文化

兩岸共祭文昌帝君傳承文昌文化

日前,由臺灣導報社所主辦的文昌帝君祭祀大典考生祈福暨兩岸文化交流活動隆重登場。臺灣導報林文雄社長廣邀地區文化界、學生代表及網路報名信眾二百多人共祭文昌帝君,共襄祭典盛會,共祭文昌。希望藉由莊嚴的祭祀活動,表達對文昌帝君的敬崇和對學生的考運祈福。活動同時與文昌帝君祖庭–四川省綿陽市梓潼七曲山大廟文昌帝君祭祀透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兩岸民眾共祭文昌帝君,共襄文昌文化盛舉。

文昌文化內容組成了中國儒家文化的重要部分,體現出儒家的忠孝品格與仁德修身,佛、道教的行善積福理念,亦涉其中,並且在倫理道德、民俗民風、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有所著墨,所宣導的文化思想深受推崇。臺灣導報社長林文雄為了讓學子們對文昌帝君能有更廣泛的接觸了解,讓文昌帝君精神深入學子們的內心,達到潛移默化的心智教育功能。所以特別舉辦祭祀文昌帝君活動,今年是兩岸共祭文昌帝君第三年。

主辦單位於祭祀典禮過程中,賦予每項敬獻禮時代的意義。如「獻花」─祈願學子考試好結果,「獻果」─祈願學子平安又圓滿,「獻財帛」─祈願學子學富五車顯才華,「獻蠟燭」─祈願學子一片光明前途,「獻芹菜」─祈願學子勤奮學聖賢,「獻智慧糕」─祈願學子智慧大開,「獻青蔥」─祈願學子聰明得第一,「獻智慧水」─祈願學子才思如泉水,「獻包子」─祈願學子包中狀元郎,「獻粽子」─祈願學子高中金榜題名,「獻文昌筆」─祈願學子文思昌運筆流暢,「獻稟單」─祈願學子誠心稟天考運順利,整個祭祀典禮就在祝福的期待過程中進行,美好圓滿。

祭祀文昌帝君活動過程中,安排青年學子身著古服,列隊祭拜文昌帝君。同時,安排學子點燈,祈求光明智慧、考運亨通,如願考上心中理想的學校。學子們親自參與祭祀文昌帝君,經由現場說明介紹,讓學子們能來了解文昌帝君的歷史文化源流內涵,達成在學子們心中培植文昌文化的壤土,讓渠等成為傳承文昌文化的種子,在社會上廣為散播文昌文化。

誠如臺灣導報社長林文雄所言「文昌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宏德崇文、明禮修身』為核心思想,最具鮮明特色的就是勸人向善的思想和敬重文化的理念,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故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說。文昌文化源遠流長,在經過歷代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滲透、交織、吸收逐步形成的文化體系,因而成為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社會形態,是彌足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善哉斯言,林文雄社長傳承優良文昌文化,致力推廣兩岸共祭文昌帝君,帶動社會上優良的文昌文化風氣,長年行之,定能讓良善的氛圍瀰漫社會四周,讓我們這個社會更加的和諧美好。